2015年的梅州市田家炳医院是一家以骨科、烧伤科、妇产科等西医外科闻名的综合医院,从组建成为梅州市中医医院起,到跻身“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”,再到2023年,梅州市委、市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再搭建平台,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,梅州市中医医院用十年时间,完成了一次从“西医强基”到“中医立本”,走出中西融合的跨越发展。
“西医底色”到“中西融合”的破局之路
建院之初,中医类别医师仅有8人。如何实现从‘西医强’到‘中医特’的转变,是医院面临的首要课题。
转变始于“人才培养”。2018年,医院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开设首期“西学中”培训班,119名西医医师系统学习中医药理论与临床技能。截至目前,“西学中”培训班已开展两期,覆盖全院80%的高级职称医师。许多原本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西医医生,通过临床实践看到了中医的疗效,逐渐成为中西医结合的践行者。
“西学中”只是起点。医院通过“引进来、送出去”培养人才思路,柔性引进国医大师孙光荣、李佃贵等名医大家,设立名医工作室36个;派出数百名医护赴北京积水潭医院、上海瑞金医院、广东省中医院、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省内外顶尖机构进修;2023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后,实现管理、技术、人才、科研等“七个融合”。
与此同时,医院开启“五大中心”建设。2018年医院先后启动胸痛、卒中、创伤、高危孕产妇、新生儿救治“五大中心”建设。2018年,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,成为梅州首家获此资质的中医医院;2021年,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投用,建立“院前急救-院内抢救-术后康复”无缝衔接机制……目前五大中心的建设已逐步成熟,快速、高效地挽救生命。
医院名誉院长陈志强提出的“症病学说”,成为医院中西医融合的核心理念。在这一理念指导下,医院逐步构建起“西医精准诊断+中医整体调理”的诊疗模式,门诊中药处方比例从建院初期的不足20%提升至2024年的60.03%,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高达94.52%。
内外科融合、中西医协同的“梅州模式”
打破学科壁垒的融合发展模式,是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核心举措。医院率先在脑病、肺病、重症医学等领域推行“中心制”改革,整合内外科资源,组建多学科团队,同时融入中医特色技术,形成中西医融合、内外科协同的诊疗体系。
内外科融合不是简单合并,而是以疾病为中心重建诊疗流程,让患者在同一个平台上获得最及时、最合理的治疗。在医院肺病医疗中心,胸外科与呼吸内科共用一个护理平台,患者从诊断到手术、从术后康复到中医调理,实现一站式诊疗。中心收治肺癌患者,呼吸内科先做气管镜明确病理,胸外科评估手术,若无法手术则转入内科化疗或靶向治疗,中医全程参与调理。“这种‘平台融合’模式,让多学科诊疗从‘定期开会’变为‘随时协作’,患者平均等待时间缩短50%以上。
在脑病中心,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的融合同样成效显著。2023年成立的脑病中心整合两个学科资源,构建起“急性期手术+恢复期康复+长期中医调理”的全周期诊疗体系。卒中患者DNT时间缩短至45分钟内。
脑病中心针对脑梗患者推出“三阶诊疗方案”:急性期用西医溶栓、取栓技术挽救生命;恢复期用中医针灸、推拿改善肢体功能;后遗症期用中药膏方调理体质,配合康复训练。2024年收治脑卒中患者1800余例,其中90%采用中西医融合方案,患者平均住院日较2022年缩短3天中心还参与了“卒中地图”建设,与梅州20家基层医院联动,实现患者未到,信息先到。
肺病中心则在慢性疾病管理中探索融合路径。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患者,西医常用支气管扩张剂,中医则强调‘扶正祛邪’。中心把两者结合,取得明显效果。
2024年,医院整合多学科资源,持续推行内外科融合发展的诊疗模式,推行专病门诊建设,探索设立鼾症门诊、疤痕门诊、腹痛门诊、咳喘门诊、睡眠专科门诊等。通过调整专科建设架构,构建中西医协同、融合发展机制,服务能力和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。
服务优化与群众认可的“惠民答卷”
十年耕耘,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快速跃升,疑难重症救治能力大幅提高,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。DRG能力指数在2023年广东省中医医院排名中名列第八,CMI指数在广东省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排名中名列第二。
医院与梅县区中医医院签署了“组团式”紧密型帮扶协议,并且与梅江区人民政府达成了共建医联体协议,对口帮扶兴宁市中医医院、蕉岭县中医医院。目前,作为梅州市中医医联体牵头单位,已与48个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医联体合作关系,结成专科联盟9个。2024 年医院牵头组建“粤闽赣边区中医联盟”,与梅县区、兴宁市、蕉岭县中医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,派遣42名专家驻点指导,帮助基层医院开展新技术28项。
十年发展,最骄傲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荣誉,而是得到了群众的认可,2025年是医院建院十周年,也是校政共建深化之年,未来,医院继续立足中医、突出特色,坚持中西医并重、中西医并用,症病同治、疗效优先的理念,努力打造粤闽赣原中央苏区高水平中医名院,为老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