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绝伤春悲秋!我院已开通“悲秋综合征”专病专症门诊
发布时间:2023-10-20 11:30:03  来源:  浏览次数:
深秋是抑郁症等“情绪病”的高发季节。

立秋以来,我院因焦虑、失眠前来就诊的人数较前增加了20%左右。
进入秋天,日照减少、气温降低,草枯叶落、花木凋零,有些人会触景生情,引发心中凄凉的情绪,从而产生忧郁、烦躁等情绪变化因而此时情绪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又有“悲秋综合征”的说法。

image.png

为此,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(梅州市中医医院、梅州市田家炳医院)特别开启“悲秋综合征”专病专症门诊,传承《伤寒论》神志病治疗十法严谨组方,结合广东省名中医、广东省中医院针灸大科主任符文彬教授提出的“一针二灸三巩固”针灸阶梯临床治疗模式整体施治,帮助患者解决来自秋天的忧愁。

image.pngimage.png

悲秋综合征多发于中年女性,尤以知识分子和性格内向者为主。

面对换季带来的种种生理和心理压力,容易出现情绪低落、焦虑不安、注意力不集中等抑郁症状。

其中,以“悲伤”为主要表现的情绪最为常见,因此得名“悲秋”。

image.png

悲秋综合征并不是新鲜的说法,早在我国古代,就有关于悲秋综合征的记载。《黄帝内经》中有明确记载:“西风生于秋,病在肺”、“在志为忧”,秋应于肺,忧愁和悲伤是秋季的情绪特点,也就是说,肺对应的情绪是忧愁,一个人如果总是忧愁、悲伤,便会伤及此人的肺。

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有没有办法缓解这种季节性的悲伤情绪呢?

人们可以在一天中抽出15~20分钟晒太阳,以缓解秋季日照减少带来的情绪问题,此外,还可以适当做扩胸运动。从中医的角度解释,晒太阳和做扩胸运动能让人舒展心胸,有助于提高人的精气神和自信度,帮助缓解人们的情绪问题。

image.png

另外,掌控好自己的情绪也很关键,不要认为秋季情绪病特别可怕,因为积极的生活习惯可以治愈季节性的情绪问题。事实上,人的一天过得如何,一部分受外界因素影响,另一部分则取决于自己。《黄帝内经》记载,所谓“喜胜忧”,当人们拿回自己掌控情绪的主动权,找到生活中那些“小确幸”瞬间,便能帮助自己抵御生活中一部分的负面情绪。

悲秋综合征十分普遍,不必恐慌。因为季节变化带来的景象、日照、工作压力等,导致人的激素水平变化,过了这段时间,人的情绪波动便会有所好转。
但人们如果有明显的失眠或嗜睡,情绪波动如精神消沉、思维迟钝、异常倦怠等影响自身正常生活的情绪病前兆,可以适当向医生求助,预防情绪病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