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血疗法的由来
血液治病最早可追溯至明代,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血液,气味咸,平,有毒,主治羸病人皮肉干枯,身上麸片起,又狂犬咬,寒热欲发者,并刺血热饮之”,可见当时就有关于用自身血液治病的记载。
自血疗法全称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,也称经络注血疗法、 自血穴位注射、穴位自血注射等。其创立之初是将自身静脉血经肌肉注射进入体内,提高免疫力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,随后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将自血注射与传统中医针刺相结合,以穴位注射替代肌肉注射,利用自体静脉血液替代传统穴位注射药物,并将其命名为“经络注血疗法( 自血疗法) ”。
自血疗法的五大作用
增强免疫力
降低血液粘稠,调节脂代谢
扩张小血管,改善微循环
增强细胞活力,改善机体代谢
清除体内自由基,提高抗氧化力等作用
自血疗法之所以有效,是因为它集中了传统针刺、放血疗法、穴位注射等3种疗法于一身,具有针刺之疏通经络、调和阴阳,放血之祛瘀生新、通经活络的作用。此外,血液吸收缓慢,可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,有助于调整脏腑经络。
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,血液中含有血细胞、补体、酶类、激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,注入穴位后,可诱导和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作用,能促进细胞吞噬和抗体产生,抑制变态反应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,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
自血疗法适用于哪些疾病?
目前自血疗法主要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,其中对一些慢性皮肤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疗效尤为显著:
1. 皮肤科疾病:痤疮、荨麻疹、湿疹、银屑病、黄褐斑等;
2. 呼吸系统: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支气管扩张等;
3. 运动系统:颈椎病、腰椎病、肱骨外上髁炎等;
4. 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乙肝、肠易激综合征、慢性胃炎等;
5. 其他: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高脂血症、中风偏瘫、痛经、神经衰弱等。
自血疗法操作方法:
首先从患者体内抽取4-5ml静脉血,常规消毒后依次注入中医辨证选用的特定穴位,每个穴位注射1-2ml左右,每周治疗1-2次。整个治疗时间约5分钟。
温馨提示:
1.自血穴位疗法虽然效果好,需要中医辨证论治。2.对于有凝血功能异常、全身性感染、穴位局部皮肤破损、感染、结核患者等特殊人群应禁用或者慎用该疗法。